国家“十二五”防震减灾规划体系之GH/2-02
地震标准化与计量规划
中 国 地 震 局
目 录
前 言
第一章 现状分析
一、需求分析
(一)贯彻防震减灾法及相关法律法规
(二)实施国家标准化发展战略
(三)强化防震减灾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
(四)支撑防震减灾基础能力建设
二、发展现状
(一)地震标准化和计量组织机构逐步健全
(二)地震标准体系基本建立
(三)地震标准宣传和贯彻力度不断加强
(四)地震标准化的作用和效益初步显现
(五)地震计量工作得到重视
三、主要问题和不足
(一)地震标准化进程落后于防震减灾事业发展
(二)地震标准体系需要进一步研究与完善
(三)地震标准化工作的管理力度亟待加强
(四)地震计量工作相对滞后
第二章 发展战略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战略方向
第三章 总体目标与指标体系
一、总体目标
二、指标体系
第四章 主要任务
一、建立健全地震标准体系
二、完善地震标准化工作机制
三、促进防震减灾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四、加大地震标准化实施监督力度
五、加强地震计量工作
第五章 重大计划和专项
一、地震标准研究与制修订
(一)地震标准化基础与应用研究
(二)地震标准体系完善
(三)防震减灾相关标准制修订
(四)地震标准应用和计量技术服务网络平台建设
二、地震计量检测技术研究
(一)新型仪器检测技术研究
(二)现场计量检测技术研究
(三)地震计量规程规范制修订
三、地震计量基础设施建设
(一)地震计量中心建设
(二)现有计量检测实验室改造
(三)地震计量检测技术研发实验室
(四)地震仪器质量检测中心建设
第六章 保障措施
一、加强工作机构和队伍建设
二、保障工作经费投入
三、加强国内外交流与合作
前 言
地震标准化是国家标准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防震减灾事业发展和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损失的重要支撑。为促进防震减灾各项工作与活动统一、协调和高效开展,促进地震科技成果转化及科技进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标准化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十二五”《中国地震局事业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地震科学技术发展纲要(2007-2020年)》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11-2015年。
第一章 现状分析
随着防震减灾事业发展和国家标准化战略的实施,地震标准化与计量工作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取得了明显成效,标准化和计量组织机构不断健全,地震标准体系框架基本建立,从业人员标准化和计量意识不断提高,地震标准化和计量工作的基础、支撑和保障作用逐步显现。汶川地震后,党和国家对防震减灾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推进防震减灾事业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和更高水平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地震标准化与计量工作。
一、需求分析
管理、技术和服务工作只有遵循统一的标准,才能够保证工作质量和效能,实现共同效益最大化。针对我国地震多、分布广、灾害重的基本国情,地震标准化工作必须准确把握国家对防震减灾工作和标准化工作的新要求,为推动防震减灾事业科学发展和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损失提供有力保障。
(一)贯彻防震减灾法及相关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明确规定,从事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地震应急救援、地震灾后过渡性安置和恢复重建等防震减灾活动,应当遵守国家有关防震减灾标准。
(二)实施国家标准化发展战略
《国家标准化战略纲要》提出了加强标准化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和政策协调的战略新任务,要求应用标准化的理念和手段促进公共安全等社会事业的发展。《标准化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标准化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和系统性,服务、支撑和引领发展是标准化的核心任务,对公共安全、防灾减灾、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公益科技服务的标准化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三)强化防震减灾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
加强防震减灾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满足社会和公众的地震安全需求,是提高国家防震减灾综合能力的必然要求。实施地震标准化,有利于各级政府和防震减灾部门履行防震减灾法定职能,有利于社会有效参与防震减灾活动,有利于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损失。
(四)支撑防震减灾基础能力建设
标准是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重要技术支撑。防震减灾基础设施建设,需要以地震标准作为技术依据规范建设、科学运行和发挥效益。防震减灾科技进步转化为防震减灾现实生产力,需要以技术标准为载体。根据发展需要,适时提高技术标准要求,有利于促进科技进步。为不断提升标准化工作水平,更好发挥标准化作用,需要加强标准与标准化研究。
二、发展现状
地震标准化工作在“十一五”期间取得了长足发展,地震标准体系研究力度增强,标准编制、发布、宣贯和实施监督正逐步制度化,地震计量工作受到重视并取得了一定进展。
(一)地震标准化和计量组织机构逐步健全
自1996年以来,先后成立了全国地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地震计量技术委员会等组织对地震标准化与计量进行技术归口管理,中国地震局于2010年成立政策法规司,对地震标准化与计量工作实施归口管理。管理机构和技术组织的逐步健全为地震标准化与计量工作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制度和组织上的保障,标准化工作机制初步建立。
(二)地震标准体系基本建立
编制了《地震行业标准体系表》,已发布实施地震标准96项,其中,国家标准26项,行业标准58项,地方标准12项。此外,其他行业发布了与地震相关的标准80多项,一些企业还制订了相关标准20余项。这些标准涉及防震减灾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基础能力建设等方面,基本涵盖了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应急救援和地震科技等领域,初步形成了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为主体,地方标准、企业标准为补充的地震标准体系。
(三)地震标准宣传和贯彻力度不断加强
中国地震局相关部门及时组织编写和出版宣贯教材,开展集中培训、宣传展示和知识竞赛等活动,不断加大地震标准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的力度。各级防震减灾部门和广大防震减灾科技人员的地震标准化意识和实施标准的自觉性得到大幅提高。
(四)地震标准化的作用和效益初步显现
现行26项地震国家标准在相关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特别是5项强制性国家标准,有效地规范了抗震设防管理、地震安全性评价、地震烈度评定、地震震级使用和地震观测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行为,促进了防震减灾事业的健康发展。发布实施的58项地震行业标准,有效配合和支持了中国地震局重大项目实施和相关业务管理。
(五)地震计量工作得到重视
地震计量基础设施建设已列入《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年)》和有关重大项目计划,地震行业有7个单位拥有计量检定机构,计量专业从业人员近50人,拥有计量实验室、计量标准装置研发实验室和少量标准计量装置。一些单位正在积极开展标准计量新装置的研制,对部分地震观测仪器实施了计量管理。
三、主要问题和不足
尽管地震标准化与计量工作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与社会地震安全需求和防震减灾事业发展需要相比,仍存在相对滞后和不适应的问题。
(一)地震标准化进程落后于防震减灾事业发展
通用性和基础性标准空缺较大,难以满足指导相关标准编制的需求;地震监测预报领域标准数量相对较多,但需要更新与拓展;特殊工程、重要设施、农居工程、公共建筑等领域的抗震设防标准仍较薄弱;地震应急救援领域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处于起步阶段;防震减灾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还缺乏相应的管理和服务规范与标准。
(二)地震标准体系需要进一步研究与完善
已建的地震标准体系尚不能完全覆盖防震减灾活动的各个领域,标准与标准之间还存在内容交叉,技术要求和指标以及技术操作规程和方法不配套等现象。
(三)地震标准化工作的管理力度亟待加强
地震标准化制度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2010年制定的《地震标准化管理办法》(试行)还需建立配套的规章制度、实施细则和工作流程等。地震行业标准化意识还相对薄弱。地震标准的研究、制定、宣贯、实施和监督等工作机制,需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地震标准化工作重制定、轻实施、少监督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四)地震计量工作相对滞后
现有地震计量标准装置数量少且种类单一;计量技术发展滞后,在线或现场计量处于空白;计量基础设施建设和法规建设,落后于地震科技发展;防震减灾基础能力建设和管理,还没有实现法定计量管理;已有计量标准装置运行维护困难,计量技术设施利用不充分。
第二章 发展战略
服务和支撑防震减灾事业发展,是地震标准化工作的核心任务。通过实施地震标准化和计量管理,实现防震减灾管理和服务的规范化,促进防震减灾部门有效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规范和引导全社会防震减灾活动,全面提升国家防震减灾综合能力。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国家标准化发展战略,以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为根本宗旨,以规范防震减灾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基础能力建设为目标,全面推进地震标准化和计量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标准化工作体制机制,加强标准基础研究和国内外交流合作,完善地震标准体系和量值传递溯源体系,不断提高标准质量和作用效能,有效规范全社会防震减灾活动,为提高防震减灾效能和提升地震安全水平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按照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要求,结合地震标准化和计量工作特点,推进地震标准化和计量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
统筹规划,科学合理。根据国家标准化和计量工作的总体要求,深入实施国家标准化发展战略,立足防震减灾工作现实和发展需求,统筹规划地震标准化和计量建设,使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相协调,有计划重点和分阶段步骤实施规划目标任务。
重点突出,支撑发展。以规范防震减灾基础能力建设和支撑防震减灾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为重点,以保障地震公共安全为核心,不断建立健全地震标准体系,强化标准实施与监督,充分发挥标准化对事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协调一致,实用有效。建立科学民主的工作机制,加强制度建设,严格工作程序,促进地震标准体系结构合理和层次分明,标准间互相协调、互为补充,实现防震减灾活动中有关基础、建设、技术、管理、服务等领域地震标准的协调性,提升地震标准的科学性、适应性和有效性。
多方参与,共同推进。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行政和市场机制作用,吸纳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和共同推进。加强对地方地震标准化工作的指导,鼓励地震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的研究与制修订。
三、战略方向
全面实施标准化。从国家到地方全方位加强,从技术到管理和服务全领域开展,从制定到实施全过程推进。
着力推进三个同步。标准研究与科技工作、项目预研同步;标准制定与成果转化、项目建设同步;标准实施与业务运行、行业管理同步。
努力实现三个转变。从注重技术标准到技术、管理和服务三位一体的转变;从注重标准制定到立行并重的转变;从注重标准数量到注重质量和效益的转变。
第三章 总体目标与指标体系
以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为根本宗旨,结合当前防震减灾事业发展和地震标准化工作实际,合理确定“十二五”时期可实现的阶段目标。
一、总体目标
到2015年,基本建立适应我国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地震标准化工作体系和标准研究、制定、实施和监督的人才队伍;建立较为完善的以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为主体,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为补充,覆盖防震减灾各工作领域的地震标准体系;地震标准的数量和质量基本满足防震减灾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基础能力建设的需要;逐步建立与完善地震计量技术体系,不断强化地震计量管理;地震标准化和计量工作对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支撑保障作用显著增强。
二、指标体系
地震标准体系。制修订《地震行业标准体系表》、《地震监测预报标准分体系表》、《地震灾害预防标准分体系表》、《地震应急救援标准分体系表》。
基础、通用和综合类地震标准。制修订基本术语、信息分类分级、图形符号与标志等标准5项。
重点领域关键标准和重要标准。制修订10项地震监测预报标准、10项地震灾害预防标准、10项地震应急救援标准、10项空间对地观测等领域的技术标准。
工作机制和队伍建设。中国地震局组织实施的重大建设项目标准化符合性审查率达到100%,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复审周期不超过5年,新发布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的按时备案率达到100%,各直属事业单位、省级防震减灾部门初步建成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标准化与计量工作队伍,基本建立地震标准化和计量技术服务平台。
第四章 主要任务
落实地震标准化与计量工作发展战略,必须优化地震标准体系结构,强化防震减灾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标准化建设,加快重点领域关键标准和技术规程编制力度,充分发挥地震标准化与计量工作的效能。
一、建立健全地震标准体系
根据防震减灾工作领域拓展和不断增长的地震安全社会服务需求,对已有的地震标准体系表及其分体系表进行修订,研究制定新的分体系表,使标准体系结构合理、覆盖全面、内容衔接,适应防震减灾事业发展需要。建立与“十二五”中国地震局重大建设和科技项目相配套的技术标准、规范或规程。
二、完善地震标准化工作机制
健全和完善地震标准化的管理机构、技术组织和实施监督体系,建立并实施标准研究、制修订、宣贯培训、实施监督和实施效果评价等系列管理制度,理顺管理架构,形成上下贯通、部门合作、社会参与、规范管理的良好运行机制。积极鼓励、指导地方和企业制定地震标准,做好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的备案工作。积极参与国际地震标准化活动,紧密跟踪国际地震标准化动态,推动我国地震标准向国际地震标准转化,增强在国际地震标准领域的话语权。
三、促进防震减灾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通过实施防震减灾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基础能力建设标准化,规范全社会防震减灾活动,促进全社会防震减灾行动科学、统一、协调、高效。为加强重大工程和重要建筑物的地震安全管理,提供防震减灾知识、灾害预防信息和地震科学数据等公共服务,引导社会各界参与防震减灾各项活动等,提供系列相关标准。
四、加大地震标准化实施监督力度
加大地震标准宣贯培训与实施监督检查力度,充分发挥部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在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应急救援、地震科技等各个领域,逐渐形成按标准生产、依标准运行、靠标准管理的良好局面。
五、加强地震计量工作
统筹管理现有地震计量实验室和工作队伍,充分利用社会公用计量资源,制定地震计量监督考核机制,建立地震计量工作体系。开展地震计量量值溯源体系的研究,加强地震计量基础设施建设,研发标准计量装置,制定计量检测规程规范,培养计量技术人才,逐步开展地震计量检测检验和地震仪器设备质量认证认可。
第五章 重大计划和专项
通过实施地震标准化与计量重大计划和专项,开展地震标准化基础研究,制修订一系列防震减灾相关标准,包括防震减灾日常管理和即将实施重大建设项目的相关标准等,规范地震标准的实施与监督管理,开展地震计量基础设施建设和计量检测技术研究。
一、地震标准研究与制修订
(一)地震标准化基础与应用研究
开展地震标准化发展战略研究,标准化工作的原则、方法和实验等研究,标准实施跟踪与效益评价研究,标准化相关政策、法规和措施研究,以及地震国际标准化研究等。加强术语、分类、分级、图形符号、量和单位、导则、指南、规定等基础标准研究。
(二)地震标准体系完善
分析现有地震标准体系的适用性和协调性,构建与我国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相适应的地震标准体系框架,修订地震标准体系表。研究与编制《地震监测预报标准分体系表》、《地震灾害预防标准分体系表》、《地震应急救援标准分体系表》,明确地震各领域各层级标准化对象,确定重点领域关键标准及系列标准。
(三)防震减灾相关标准制修订
基础、通用和综合类标准。包括地震震级、基本术语、台网分级分类、建设定额、数据信息共享发布和档案文献等系列标准。
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相关标准。地震监测管理与服务标准,包括地震观测环境保护、专用地震监测台网建设、水库诱发地震及火山活动监测、观测数据产品与服务规范等;震害防御管理与服务标准,包括《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和《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修订,建设工程抗震设防风险水准、地震安全性评价、活动构造探察、农居地震安全技术服务等标准;应急救援管理与服务标准,包括应急预案编制、应急准备、灾害损失评估、现场救援行动、地震救援队伍建设、地震救援装备配置和地震救援训练基地建设等系列标准或规范。
基础能力建设标准。包括各类地震观测台网、台站设计和建设技术要求,灾情速报和应急指挥平台技术系统等建设规范;地震观测相关的传感器、输出接口、数据采集器等技术要求;各类观测台网运行规范或规程和各类观测方法规范;各类观测数据的格式、处理和数据库建设等系列标准。
应急业务管理工作规范。包括地震灾情速报工作技术规定,灾情信息服务和灾情评估技术规范,与地震现场应急相关的规范,灾害范围分区、烈度快速评定和灾害快速评估等技术规范。
重大建设项目相关标准。包括地震烈度速报和预警系统、卫星监测等重大项目建设系列标准。
(四)地震标准应用和计量技术服务网络平台建设
建设地震标准应用和计量技术服务网络平台,为标准查询、宣传培训、实施交流、研究探讨、社会监督和计量检定检测提供信息化服务。
二、地震计量检测技术研究
(一)新型仪器检测技术研究
研究数字化地震观测仪器的计量检测方法,研制相应的计量标准装置。
(二)现场计量检测技术研究
开展现场或在线计量检测技术研究,提高地震观测仪器量值传递过程的有效性。重点支持地震动、土动力性能、地形变、地下流体等仪器的现场计量检测方法研究和现场计量标准装置研制。
(三)地震计量规程规范制修订
确定首批检定地震仪器目录,对首批检定地震仪器目录中缺少计量检定规程或校准规范的地震观测仪器,制定相应的计量检定规程或校准规范。对现有的计量检定规程或校准规范进行修订,以适应地震仪器装备的更新、改造和升级等计量工作新要求。
三、地震计量基础设施建设
(一)地震计量中心建设
将地震计量中心作为法定计量机构,开展地震测量量值的溯源和传递工作,承担地震计量检测检定技术服务和仪器装备质量鉴定认证工作。建设内容包括地震计量中心的实验场地及配套设施、地震动观测仪器计量技术系统、地震观测仪器计量技术系统和地震标准与计量数据管理系统。
(二)现有计量检测实验室改造
改造现有计量检测实验室的计量标准装置、工作环境和条件,以满足计量需求。
(三)地震计量检测技术研发实验室
建立地震计量技术研发实验室,为研究地震计量检定方法和研制新的计量标准器具提供环境和条件。
(四)地震仪器质量检测中心建设
建立地震仪器质量检测中心和地形变观测基准与检定比测场地,采用地震行业专业计量标准和先进的测试手段,检测地震专用仪器设备的主要技术指标及环境适应性。
第六章 保障措施
规划的顺利实施,需要各有关部门及单位的高度重视和紧密配合,加强机构和队伍建设,投入必要的经费,与国内外相关行业合作,加快地震标准化与计量工作进程。
一、加强工作机构和队伍建设
健全和完善地震标准化的组织管理,明确职责任务,加强标准制修订的组织、实施与监督。积极探索地震标准化人才培养的途径,大力吸引更多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参与标准化工作,培养和造就一批既有专业知识又有标准化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形成地震标准化的制修订和推广应用工作的基本队伍和骨干力量。加强标准化制度建设与政策研究。
二、保障工作经费投入
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门支持,进一步加大地震标准化财政支持力度,形成稳定的财政资金投入渠道。运用市场机制,广泛吸纳社会力量参与,鼓励引导企业和社会团体积极参与标准化活动,将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工作纳入项目立项、预研、实施和业务管理各阶段,形成多渠道支持地震标准化建设的格局。
三、加强国内外交流与合作
加强地震行业与相关行业在标准化方面的合作与交流,以及地震行业内部各单位与其它部门、地方及行业之间的协调配合,发挥各自优势、履行各自职责,努力加快地震标准化进程。加强对国际地震权威机构发布的相关标准的跟踪研究,密切与国际地震标准化组织及相关机构的联系,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
附:“十二五”地震标准研究与制修订项目参考目录
附
“十二五”地震标准研究与制修订项目
参考目录
序号 |
标准或规范名称 |
备注 |
---|---|---|
一 |
基础、通用、综合类标准 |
|
1 |
地震震级的规定 |
国家标准,修订 |
2 |
防震减灾术语 第2部分:专业术语 |
国家标准,修订 |
3 |
中国地震烈度表 |
国家标准,修订 |
4 |
地震台网分级标准 |
行业标准,研制 |
5 |
地震台网分类标准 |
行业标准,研制 |
6 |
地震台网建设定额标准 |
行业标准,研制 |
7 |
地震数据发布与共享标准 |
行业标准,研制 |
8 |
地震信息发布规范 |
行业标准,研制 |
二 |
防震减灾基础能力建设相关标准 |
|
9 |
地震观测台网设计技术要求 |
行业标准,研制 |
10 |
地震台站建设工程设计标准 |
行业标准,研制 |
11 |
强震动台站(阵)建设技术标准 |
行业标准,研制 |
12 |
地震灾情速报网络建设规范 |
行业标准,研制 |
13 |
地震灾情速报平台建设规范 |
行业标准,研制 |
14 |
地震现场应急指挥平台建设规范 |
行业标准,研制 |
15 |
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建设规范(省、市、县三级) |
行业标准,研制 |
16 |
地震观测传感器技术标准 |
行业标准,研制 |
17 |
地震传感器输出接口技术要求 |
行业标准,研制 |
18 |
地震观测公用数据采集器技术要求 |
行业标准,研制 |
19 |
强震动观测仪器标准 |
行业标准,研制 |
20 |
国家测震台网运行规范 |
行业标准,研制 |
21 |
国家地磁观测台网运行规范 |
行业标准,研制 |
22 |
国家重力观测台网运行规范 |
行业标准,研制 |
23 |
国家地电观测台网运行规范 |
行业标准,研制 |
24 |
国家地形变观测台网运行规范 |
行业标准,研制 |
25 |
国家地下流体观测台网运行规范 |
行业标准,研制 |
26 |
区域测震台网运行规范 |
行业标准,研制 |
27 |
区域地磁观测台网运行规范 |
行业标准,研制 |
28 |
区域重力观测台网运行规范 |
行业标准,研制 |
29 |
区域地电观测台网运行规范 |
行业标准,研制 |
30 |
区域地形变观测台网运行规范 |
行业标准,研制 |
31 |
区域地下流体观测台网运行规范 |
行业标准,研制 |
32 |
强震动观测技术规程 |
行业标准,研制 |
33 |
地震测震方法规范 |
行业标准,研制 |
34 |
地形变观测方法规范 |
行业标准,研制 |
35 |
地下流体观测方法规范 |
行业标准,研制 |
36 |
地震流动观测工作规范 |
行业标准,研制 |
37 |
测震数据处理及数据库规范 |
行业标准,研制 |
38 |
地震观测数据处理及数据库规范 |
行业标准,研制 |
39 |
强震动观测数据交换格式 |
行业标准,研制 |
40 |
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规范(省、市、县三级) |
行业标准,研制 |
41 |
地震应急遥感数据库建设规范 |
行业标准,研制 |
三 |
应急业务管理工作规范 |
|
42 |
地震灾情速报工作管理规定 |
行业标准,研制 |
43 |
地震灾情信息服务技术规范 |
行业标准,研制 |
44 |
地震灾情评估技术规范 |
行业标准,研制 |
45 |
地震现场应急工作管理规定 |
行业标准,研制 |
46 |
地震现场应急工作队建设规范 |
行业标准,研制 |
47 |
地震现场应急通信技术规范 |
行业标准,研制 |
48 |
地震应急遥感工作大纲和技术指南 |
行业标准,研制 |
49 |
地震现场后勤保障要求 |
行业标准,研制 |
50 |
地震灾害范围分区技术规范 |
行业标准,研制 |
51 |
地震烈度快速评定技术规范 |
行业标准,研制 |
52 |
地震灾害快速评估技术规范 |
行业标准,研制 |
53 |
地震应急遥感震害评估技术规范 |
行业标准,研制 |
54 |
灾区无人机航拍及地震震害评估技术规范 |
行业标准,研制 |
四 |
防震减灾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相关标准 |
|
(一) |
地震监测管理与服务 |
|
55 |
地震观测环境保护标准 |
国家标准,修订 |
56 |
专用测震台网建设标准 |
国家标准,研制 |
57 |
专用强震动监测台网建设标准 |
国家标准,研制 |
58 |
水库诱发地震监测相关标准 |
国家标准,研制 |
59 |
火山活动监测相关标准 |
国家标准,研制 |
60 |
地震观测专业产品与服务规范 |
行业标准,研制 |
(二) |
震害防御管理与服务 |
|
61 |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
国家标准,修订 |
62 |
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 |
国家标准,修订 |
63 |
建设工程抗震设防风险水准要求 |
行业标准,研制 |
64 |
地震安全性评价服务规范 |
行业标准,研制 |
65 |
活断层探测系列技术标准 |
行业标准,研制 |
66 |
农居地震安全技术服务工作标准 |
国家标准,研制 |
(三) |
应急救援管理与服务 |
|
67 |
地震灾害事件与应急响应分级标准 |
国家标准,研制 |
68 |
地震应急指挥工作流程 |
国家标准,研制 |
69 |
政府、部门、企事业、社区地震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
国家标准,研制 |
70 |
重大活动与人员密集场所地震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
国家标准,研制 |
71 |
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地震应急准备技术规范 |
行业标准,研制 |
72 |
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地震风险评估技术规范 |
行业标准,研制 |
73 |
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地震救灾对策技术规范 |
行业标准,研制 |
74 |
地震应急预案演练与评估指南 |
行业标准,研制 |
75 |
地震应急准备能力评价技术规范 |
行业标准,研制 |
76 |
地震应急信息和图件服务技术规范 |
行业标准,研制 |
77 |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和应急避险相关标准 |
国家标准,研制 |
78 |
地震灾害损失经济学评估规范 |
行业标准,研制 |
79 |
基础设施、工业企业地震灾害损失评估规范 |
行业标准,研制 |
80 |
震区重点目标危急度评估规范 |
行业标准,研制 |
81 |
震后灾区人员埋压重点区域评估规范 |
行业标准,研制 |
82 |
震后建、构筑物安全快速鉴定系列标准 |
行业标准,研制 |
83 |
地震次生灾害排查与监测预警技术标准 |
行业标准,研制 |
84 |
地震救援现场行动指南 |
行业标准,研制 |
85 |
救援现场常用标志与标识标准 |
行业标准,研制 |
86 |
地震救援队地震响应标准工作程序 |
行业标准,研制 |
87 |
倒塌建(构)筑物内搜索与营救标准工作程序 |
行业标准,研制 |
88 |
救援现场安全评估及危险品侦检作业程序 |
行业标准,研制 |
89 |
救援现场信息传送及发布工作程序 |
行业标准,研制 |
90 |
救援现场紧急医疗处置工作指南 |
行业标准,研制 |
91 |
救援行动结束与撤离标准工作程序 |
行业标准,研制 |
92 |
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建设标准 |
国家标准,研制 |
93 |
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分级测评标准 |
国家标准,研制 |
94 |
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训练与考核标准 |
国家标准,研制 |
95 |
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队员岗位资格认证标准 |
国家标准,研制 |
96 |
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系列规范 |
国家标准,研制 |
97 |
地震救援队装备建设标准 |
国家标准,研制 |
98 |
地震救援队后勤保障标准 |
国家标准,研制 |
99 |
地震救援现场行动基地建设指南 |
国家标准,研制 |
100 |
地震救援装备及器材维修检测标准 |
国家标准,研制 |
101 |
地震救援装备库房建设标准 |
国家标准,研制 |
102 |
地震救援训练基地建设规范 |
国家标准,研制 |
103 |
地震救援训练教官资格评定标准 |
国家标准,研制 |
五 |
重大建设项目相关标准 |
|
(一) |
地震烈度速报和预警系统建设系列标准 |
|
104 |
仪器烈度标准 |
行业标准,研制 |
105 |
地震烈度观测设备标准 |
行业标准,研制 |
106 |
地震烈度速报台站建设标准 |
行业标准,研制 |
107 |
地震烈度速报系统建设标准 |
行业标准,研制 |
108 |
地震预警系统建设标准 |
行业标准,研制 |
109 |
地震烈度速报技术规范 |
行业标准,研制 |
110 |
地震预警信息发布技术规范 |
行业标准,研制 |
(二) |
非成像遥感技术地震应用标准 |
|
111 |
非成像遥感地震应用数据库设计与建库规范 |
国家标准,研制 |
112 |
非成像遥感地震应用数据处理流程规范 |
国家标准,研制 |
113 |
非成像遥感地震应用数据产品标准 |
国家标准,研制 |
114 |
非成像遥感地震应用数据分类编码 |
国家标准,研制 |
115 |
非成像遥感地震应用数据接口标准 |
国家标准,研制 |
116 |
非成像遥感地震应用数据共享交换规范 |
国家标准,研制 |
117 |
感应式磁力仪检验方法 |
行业标准,研制 |
118 |
电场探测仪检验方法 |
行业标准,研制 |
119 |
磁通门磁力仪检验方法 |
行业标准,研制 |
120 |
GNSS掩星接收机检验方法 |
行业标准,研制 |
121 |
高能粒子探测器检验方法 |
行业标准,研制 |
122 |
三频信标机检验方法 |
行业标准,研制 |
123 |
非成像遥感地震应用数据格式 |
行业标准,研制 |
124 |
非成像遥感地震应用数据元数据标准 |
行业标准,研制 |
125 |
非成像遥感数据真实性检验流程规范 |
行业标准,研制 |
(三) |
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地震行业应用标准 |
|
126 |
高分辨率遥感活动构造调查工作规范 |
行业标准,研制 |
127 |
近地表红外辐射监测与地震异常信息提取技术规范 |
行业标准,研制 |
128 |
高分辨率遥感地震构造形变场监测技术规范 |
行业标准,研制 |
129 |
高分辨率遥感地震应急应用技术规范 |
行业标准,研制 |
130 |
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库建设标准 |
行业标准,研制 |
-
亚洲365召开专题会议研亚洲365召开党组理论中热点推荐
- [2018-07-21]亚洲365参加应急管理部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抢险救灾
- [2018-07-20]亚洲365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研讨会 学习研讨新时代防震
- [2018-07-20]青海省前兆数据跟踪分析和流体观测培训班在西宁召开
- [2018-07-19]亚洲365参加省直机关第九届计算机 暨公文写作技能竞赛再获
- [2018-07-19]亚洲365权力清单事项
- [2018-07-17]亚洲365公共服务事项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