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十二五”防震减灾规划体系之GH/2-05
地震监测规划
中 国 地 震 局
目 录
前 言
第一章 现状分析
一、现有条件
(一)测震台网
(二)地形变台网
(三)地电磁台网
(四)地下流体台网
(五)地震烈度台网
二、问题和不足
(一)地震监测能力不平衡
(二)地震监测服务功能不完善
(三)地震监测科技基础不坚实
(四)台网资源整合不充分
第二章 发展战略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二、发展目标
第三章 战略重点和工作布局
一、战略重点
(一)强化综合观测和基本场控制
(二)提供及时准确的速报信息
(三)提升强震监测能力
(四)丰富数据产品和服务
(五)健全运行维护质量保障体系
二、工作布局
(一)区域布局
(二)运行布局
第四章 主要任务
一、强化基础,科学规划监测体系
二、面向需求,优化监测台网布局
(一)国家台网
(二)区域台网
(三)流动台网
(四)专用台网
三、整合资源,丰富公共服务产品
四、重视创新,攻关核心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
五、提升效益,加强运行维护和社会管理
第五章 重大计划和专项
一、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
二、中国综合地球物理场观测
三、地震背景场探测与构建
四、核心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
第六章 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强监测人才的培养与监测队伍建设
二、加大继续教育培训力度
三、加强在实践中培养人才
四、积极开展院所合作、局所合作计划
前 言
第一章 现状分析
为推进“十二五”时期地震监测工作的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国发〔2010〕18号)、《国家地震科学技术发展纲要(2007-2020年)》、“十二五”《中国地震局事业发展规划纲要》及《中国地震局关于加强地震监测预报工作的意见》(中震测发〔2010〕94号),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11至2015年。
地震监测是应对地震灾害的基础工作,是监视地震事件和测定发震时刻、震中位置、地震强度和地震烈度等的直接手段,是地球科学研究的基础。我国地震监测台网按照管理属性分为国家级台网、区域级台网、流动台网和专用台网,按照观测手段分为测震台网、地形变台网、地电磁台网、地下流体台网和地震烈度台网。
一、现有条件
近年来地震监测工作取得了显著进步,监测系统实现数字化和网络化。台网运行、产出与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监测科技支撑能力不断增强,与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地震监测基础设施和能力方面的差距逐步缩小。
(一)测震台网
建成了由国家测震台网、区域测震台网、流动测震台网、专用测震台网组成的中国测震台网,包括1个国家测震台网中心、31个区域测震台网中心、152个国家测震台、792个区域测震台、2个小孔径测震台阵、2个海洋测震台、19个流动测震台网。
除西藏和青海外,我国大陆地区测震能力基本达到3.0级,部分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人口密集的主要城市和东部沿海地区达到2.0级,首都圈等人口密集地区达到1.5级。汶川地震后13分钟完成速报,玉树地震后11分钟完成速报,地震速报时间普遍缩短到10分钟。震后2小时内给出震源机制解,5小时内初步给出地震破裂过程,48小时内给出国内6.0级及以上余震序列精定位结果,提供国内5.0级及以上地震、国外6.0级及以上地震波形数据的快速服务。
(二)地形变台网
建成了国家地壳运动台网,包括260个地壳运动基准台和2000个地壳运动区域站;建成了国家重力台网,包括65个重力台和3000个流动重力观测站;建成了226个地倾斜观测站、93个洞体地应变观测站、125个钻孔地应变观测站和25个跨断层形变观测站,232个跨断层场地。生成中国大陆地壳运动图和中国大陆重力变化图,获取中国大陆地壳应力变化。对部分地震断层进行观测,获取断层活动变化信息。
(三)地电磁台网
建成了国家地磁台网,包括48个基准台、78个基本台、58个区域台和468个流动站。建成了89个地电阻率台站、135个地电场台站和14个极低频交变台站。生成中国大陆地磁图,获取中国大陆和区域地磁场变化信息。提供地电场、地电阻率变化信息。
(四)地下流体台网
建成了508个地下水位台,395个地热台、275个氡观测站、79个汞观测站以及95个气体和水化学离子观测站。建成了由25个水化学和气体组份测点组成的首都圈流动观测网,建成了由16个土壤气体组分测点、12个水化学组分观测井(泉)构成的西北地区流动观测网。建成由4个台站、9个测项构成的四川西昌台阵和由4个台站、15个测项构成的甘肃天祝台阵。获取区域地下流体物理和化学参数变化数据,提供承压含水层水位、深层水温、地球化学观测分项时间序列和大震效应信息。
(五)地震烈度台网
在北京、天津、兰州、乌鲁木齐和昆明五个城市建成了310个地震烈度台,进行地震烈度速报试验。结合现有测震台网和强震动台网,开展地震预警与烈度速报关键技术研究,研发地震预警、烈度速报、地震参数自动速报、大震烈度速报等系统,建设实时数据流、测试评价、信息发布平台,并在福建省和首都圈地区进行了试验示范。
二、问题和不足
(一)地震监测能力不平衡
全国地震监测台网布局与强震活动的主体区域不相适应,台网总体监测能力不平衡,西部地区地震监测能力不足,监测系统服务于中长期地震趋势判定的能力不足,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重大生命线工程区域等加密监测不够,全国地球物理场流动观测时空分辨率不够。监测系统的整合与集成不足,部分台站观测环境受到严重干扰,台网运行保障能力不足,台网整体效能发挥不够理想。
(二)地震监测服务功能不完善
地震监测数据共享的体制机制尚未健全,尚未建立对外数据服务的管理规制,限制了地震监测数据效益的发挥。地震监测信息还不能很好地满足政府和社会的需要,数据处理和产品产出不足,尚未形成专业化的地震信息产品体系,台网的数据产出与服务能力亟待增强。
烈度速报能力和预警能力亟待形成。地震烈度速报系统尚处于区域性试验阶段,未建立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系统,城市和重大工程、区域和全国性地震早期预警系统亟待建设。
(三)地震监测科技基础不坚实
地震科技基础性工作相对薄弱,地球内部结构探测、走时表研究、震级研究、仪器性能检测和地震定位等方面的研究尚需进一步深入开展。地震科技与地震监测工作实际结合不够,科学研究针对性不强,对提升监测能力的支撑不足。观测技术研发前瞻性不够,观测技术研究成果储备不足。
(四)台网资源整合不充分
第二章 发展战略
部分现有台站手段单一,集成不足,台站基础设施效益发挥不够充分。在台站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给予了大量投入,但部分台站手段较少,多手段综合台站比例不高,台站资源利用率偏低。流动台网与固定台网观测数据整合有待加强。部分水库监测台网未纳入区域地震台网统一管理,效益发挥不足。国家强震动台网传输方式多为有线电话拨号,缺乏观测信号的实时传输能力,服务地震速报和数据快速产出的能力有待提高。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为根本宗旨,针对防震减灾任务和地球科学对地震监测的要求,在全面评估现有监测手段、台站和台网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布局和功能设计,统筹国家、区域、流动及专用台网,构建多学科、高精度和高时空分辨的多维监测网络,强化地震监测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提升地震监测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地震监测在防震减灾工作和地球科学研究中的基础性作用。
二、发展目标
到2015年,基本形成多学科、多手段的覆盖我国大陆及海域的综合观测系统,全面提升监测能力、大震应急能力、服务于地震预测预报的地球结构探测和地球物理基本场监测能力、监测数据产出和服务能力,显著提升观测质量和地震监测社会管理能力。
青藏地区能够监测2.5级以上地震,其他大陆地区能够监测2.0级以上地震,人口稠密和经济发达地区能够监测1.0级以上地震,海域地震监测能力稳步提升。试行国内地震2分钟自动速报服务,国内地震正式速报时间为震后10分钟;全球7级以上地震正式速报时间为震后10至30分钟。震后48小时内提供基于流动台网的余震信息服务;国内大地震震源机制解速报时间1小时,破裂过程速报时间2小时。提高测震、地形变、地电磁、地下流体观测的分辨率和观测质量,获取全国一年尺度以及大华北、南北地震带、天山地震带等重点监视区半年尺度的地壳形变场、重力场和地磁场动态变化图像,初步形成服务于地震预测预报、震害防御、应急救援和地震科技的监测产品体系和平台。建立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系统,建成南北地震带中南部、华北地震活动区北部、东南沿海地震带北部、新疆西南地震区南部等地震预警重点监测区域内的地震预警骨干台网,增强地震速报能力和震源机制速报能力,基本形成全国范围的地震烈度速报能力,形成地震多发重点地震监视防御区域的地震预警能力,初步形成其他地区的地震预警信息获取能力。在人口稠密和经济发达地区震后20分钟内完成地震烈度速报。加强监测系统的总体功能设计,以“十二五”为契机,使中国地震监测系统走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第三章 战略重点和工作布局
一、战略重点
从“十二五”地震监测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出发,针对提升地震台网运维能力、应急响应能力、地球内部结构探测能力、监测产品服务能力、监测业务管理能力的需求,有重点地设置任务,循序渐进地推进地震监测的科学发展。
(一)强化综合观测和基本场控制
有重点地提升地震监测能力。进行台网区域布局和技术布局优化,以提升对中国大陆地球物理基本场的控制能力为重点,形成全国成场的布局,大力发展多地球物理量的综合观测,提升监测数据的科学解释能力。以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为重点,改善东西部监测能力不平衡的现状,并形成区域成网的布局。开展局部地区的精细观测,满足对地球动力学问题进行精细分析的需要。
(二)提供及时准确的速报信息
以提高地震速报能力、提高应急流动监测能力、初步形成地震预警能力为重点,全面提升地震应急响应能力。针对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优化台网布局,切实解决应急能力不足问题,提高监测系统技术指标,全面提升信息获取能力,完善台网数据常规产出和震后快速产出方案,提高速报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研发地震预警与烈度速报关键技术与系统,建立台网烈度速报和预警技术标准,研究制定地震速报和烈度速报技术方案,逐步在重点地区开展面向社会的地震烈度速报和预警系统试点。
(三)提升强震监测能力
以服务地震预测预报和地球科学研究为主要目标,提升地球内部结构的探测能力。针对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年度地震危险区的深部结构问题,提供各类深部结构的探测结果。结合强地震孕育模型,完善观测系统,实现对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可能强震孕育过程的追踪,进一步提升监测的目的性和实效性。
(四)丰富数据产品和服务
以数据产品和服务为切入点,提升地震监测公共服务水平。丰富基本地球物理场数据产品,定期产出全国应力应变场、地磁场、重力场等的基础背景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适应海量、实时地震数据处理和服务的需求,规范数据产品流程化产出,提高数据服务能力。
(五)健全运行维护质量保障体系
把质量保证和监测相关的社会管理能力提升作为重点。逐步完善各级各类台网中心和台站运行管理模式。建立规范的观测仪器、软件的入网与退出制度,开展设备和软件标准化及计量检定。加快推进技术升级和更新换代。完善区域维修维护中心,加强台网运行的技术监控和日常维修维护。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和技术服务体制机制,进一步强化和规范专用地震监测台网的建设和运行。
二、工作布局
(一)区域布局
“十二五”期间,针对华北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南北地震带、南北天山地区等地区的震情和防震减灾需求,规划监测工作布局。
在华北地区,加强地震监测预报实验,建立地震预警和烈度速报示范区。在长江三角洲地区,为实施城市群地震安全工程提供监测支撑,推进海域地震监测,开展烈度速报和预警能力建设。在东南沿海地区,为实施城市群地震安全工程提供监测支撑,推进海域地震监测,形成闽粤烈度速报和预警示范区。在南北地震带,注重地震预报实验,为实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城市地震安全示范工程提供监测支撑,建设川滇及陕甘宁交界地区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示范区。在南北天山地区,加强地震监测预报实验,开展烈度速报能力建设。在黄河中上游流域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为实施城市地震安全工程提供监测支撑,进行地震烈度速报和地震预警能力建设。在长江中上游流域、黄河上游流域及西南地区大型水电工程近场区,加强地震安全工作,加强水库诱发地震的监测与研究。在国家重大生命线工程沿线,加强地震监测设施建设,保障重大生命线工程地震安全。根据地震危险区划分结果进行针对性专用预警系统建设,为相关的企业和社会地震预警系统提供技术支持。在青藏高原地区,加强新构造活动的监测,不断提高地震监测能力。在黑龙江、吉林、云南、海南等特殊地质地区,加强地震监测设施建设,确保对火山、地热异常区等特殊地质地区的监测。
(二)运行布局
国家测震台网中心和数据备份中心、国家地壳运动台网中心、国家重力台网中心、国家地磁台网中心、国家形变台网中心、国家地电台网中心、国家地下流体台网中心、国家地震烈度速报和预警中心等国家级台网中心承担地震监测的数据汇集、数据管理、数据处理和数据服务任务。以国家地震数据备份中心实现全国地震观测数据动态异地备份,保障地震观测数据安全。区域各类监测台网中心和区域地震预警中心承担区域地震监测数据的汇集、管理、分析处理与服务任务。
完善国家、省、市县三级地震监测台网业务的一体化管理体制,保障各项监测业务的正常运行。各级地震部门实施行业管理,统一台网布局、统一技术标准、统一质量监督、统一数据共享,实施分级管理。依据中国地震局制定的行业管理规章、国家或行业标准,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和各学科中心、省级地震监测相关部门分别负责全国和本省台网的布局规划、运行维护、质量监控、数据服务、技术指导等。
完善监测业务管理体系,建立全局监测系统各层级之间的管理权限和业务分工机制,加强和发挥学科协调组、技术管理组、省级监测业务协调员的技术咨询、监督管理以及联系纽带作用,实现对地震监测的全过程管理。
第四章 主要任务
为强化地震监测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提升地震监测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发挥地震监测在防震减灾工作以及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十二五”期间重点推进下列任务。
一、强化基础,科学规划监测体系
确定科学及任务目标和技术要求,在对现有监测方法和台网全面评估的基础上,对各监测手段的效能进行全面系统评估,科学遴选监测方法和手段,进一步优化功能和布局设计,实现固定与流动台网空间监控能力互补和监测手段方法匹配协调。
重视地震监测的基础性。优化地震固定台网,完善流动台网并高频定期观测,建立壳幔精细结构模型,编制新一代中国大陆震相走时表。进一步提高震情灾情速报质量,丰富速报信息,推进直通式信息发布服务,推进地震预警。建立地震台网技术维护基地,加强仪器研制生产的引导和监管。
强化地震监测的创新性。研发地震新型传感器,获取更加丰富的地震信息;引进新的空间对地观测技术,克服地面传统监测手段的局限,获得空间大尺度连续成场监测信息;发展地震噪声应用研究,捕获地下介质变化的动态信息。
二、面向需求,优化监测台网布局
围绕服务于地震预测、震情灾情速报、震害防御、地震应急和地震科技等综合需求,优化台网布局和功能设计,构建多学科、高精度和高时空分辨的监测台网。
(一)国家台网
加强国家测震台网中心、国家重力台网中心、国家地磁台网中心、国家形变台网中心、国家地电台网中心、国家地下流体台网中心等建设,完善数据汇集、存储、处理分析和服务技术系统。建设国家地震数据备份中心,实现全国地震数据异地备份。
对国家台网逐台进行效能评估,确定国家测震基准台,优化台网整体布局并提高空间分辨力,增设深井观测降低观测背景噪声。完善国家测震台站、国家地壳运动台站、国家重力台站和国家地磁台站,同时完善地形变、地电和流体等台站。
充分利用测震和强震动台站,针对我国大陆及周边地带、海域发生的强震,建设国家地震烈度台站和速报预警中心,形成国家烈度台网,实现地震烈度速报,提供地震预警信息服务。
(二)区域台网
按照集成建设的原则,加强区域级地震台网中心建设,完善数据汇集、存储、处理分析和服务技术系统。对区域台网逐台进行效能评估,在南北地震带、天山地震带、首都圈、东南沿海等重点防御地区和活动构造带优化台网布局,并提高空间分辨力,增设深井观测降低观测背景噪声。完善区域级测震台站、地壳运动台站、重力台站、地磁台站、地形变、地电和流体等台站。充分发挥市县台站在区域地震监测中的作用,做好相关的人员技术培训和质量控制。
充分利用区域内测震和强震动台站,针对区域内强震构造特征,初步建成平均台站间距小于45千米的地震烈度速报台网,同时建设区域级地震烈度速报和预警中心,实现地震烈度速报,提供地震预警信息服务。改造传输方式,完善北京、天津、昆明、兰州、乌鲁木齐五个城市的烈度速报台网。
(三)流动台网
将地球物理场和地球化学流动观测整合为基本场观测网、地震监测重点区域观测网和年度危险区观测网相互配合的三级观测网络,逐步实现全国地球物理场和地球化学的多手段、大区域、定期协同观测,数据综合分析处理,提供中国大陆、重点区域和年度危险区地球物理场和地球化学背景动态变化结果,为不同时间尺度的地震预测服务。
完善包括测震、地壳运动、重力等手段的应用于地震应急现场的流动台网,提升数据传输能力,为余震监测、震后趋势判定和科学研究提供服务。
(四)专用台网
改善现有多极管理机制。广泛利用国土资源、气象、水利、石油等部门的探测资料,扩大地震监测的渠道和范围。加强对水库、油田、核电站、矿山等专用地震台网的技术服务和管理,加强对社会志愿者观测点的引导,使其成为专业台网的有效补充。
三、整合资源,丰富公共服务产品
提高现有监测产品的服务水平并不断拓展范围,根据防震减灾任务需求设计和研发新产品。提供地震速报和烈度速报信息,为政府决策服务;公布震情信息,建立与电视新闻等媒体的信息直通渠道,为社会公众服务;提供高精度重力、地磁、空间电磁环境、核试验侦查等产品,为国防安全服务;提供地震动分布图,研发地震预警等技术,为经济建设服务;建立地震监测数据的国家共享机制,为社会各界科学研究服务。
提供震源机制和破裂过程等新参数信息服务,生成重力、地磁、地倾斜、地应变、地热和地脉动等地球物理基本场高精度和高分辨率的动态变化数据信息。
建设地震公共安全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在破坏性地震波到达前数秒内自动进行紧急预警,服务于大中城市、大型企业、生命线工程、金融企业、计算机网络、核电站和高速铁路等的地震安全。
四、重视创新,攻关核心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
基于数字地震波形,发展实时地震学。研究宽频带数字地震记录的震级标度理论,实现与国际震级标度接轨。研究利用数字地震记录确定测震台站场地效应的原理和方法,开展台站场地效应普查,获取台站随频率变化的场地效应信息。分析空间磁场、温压等因素对地球噪声细微变化的影响,开展地球噪声信号研究。
探索新观测理论,建立新观测模式,拓展地震观测技术,发展地震预警技术。研发信号自动检测、辨识理论技术,提高地震事件检测和处理的正确率及精度,提高地震震群、连续发生地震的处理能力。提高测定震源深度的准确性。研发主动源探测、次声波观测、海底地震观测等技术。研发利用单台地震波初至快速测定震级的技术,研发地震预警烈度计算方法和可靠性判定技术。
研发新型传感器,研制绝对重力仪、钻孔综合观测仪、便携式流动测震仪、井下电磁观测仪、星载电磁观测仪、高稳定气体观测仪和适用于高温高压环境的深井水位、水温观测仪。
五、提升效益,加强运行维护和社会管理
逐步完善各级各类台网中心和台站运行管理模式,建立地震台站分级分类制度。推动建立有人看护、无人值守、在线监控、远程维护的台站运维机制,逐步实现对仪器故障、数据通讯中断、仪器参数错误等的自动检测和远程修复。
建立专用仪器设备认证制度,严格执行专用仪器设备质量检测和入网要求。建立仪器中试制度,研发相关技术和测试方法,研究建立测震、烈度速报、电磁、地下流体、地形变、深井综合观测等技术评测体系。
建立和完善国家及区域仪器维护维修中心,建设专业化的仪器维护维修队伍。建立仪器维护维修流程和管理机制,明确省级地震局和维护维修中心的职责,提高仪器维护维修的时效性。
完善地震参数测定与速报管理规定,健全地震目录统编与发布制度,规范余震序列处理与发布工作。完善测震、地形变、电磁和地下流体台站建设技术规范,建立烈度速报和预警台站、深井观测台站等的建设技术规范,建立流动台站布设技术规范。
第五章 重大计划和专项
加强对市县和专用地震监测台网的技术指导与管理,加大对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的保护,规范外国组织和个人来华从事地震观测活动的审批和管理。
为实现发展目标,落实规划主要任务,“十二五”期间重点推进以下重大计划和专项的实施。
一、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
依托现有地震观测基础设施,在重点区域内布设同时配备加速度计和速度计的地震基准站,在全国范围内布设仅配备加速度计的地震基本站。建设国家级、区域级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中心,配以相应的地震预警信息系统,加快地震基本参数自动速报,拓展震源参数和震源过程等地震速报信息,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地震烈度速报功能,在重点监测防御区基本实现地震预警功能,在其它地区初步实现地震预警功能。为政府和相关部门防震减灾指挥决策提供依据。在破坏性地震波到达前提供预警信息服务,为公众及时逃生避险减少伤亡和燃气、供电、高速铁路、核电站等生命线工程快速处置提供支撑。
二、中国综合地球物理场观测
实施国家喜玛拉雅计划之三——中国综合地球物理场观测。开展中国重力场和地磁场探测,获取重力场和地磁场分布图。开展精密卫星定位和水准观测,获取现今地壳运动速度场图像。开展跨断层卫星定位、水准和重力等观测,监测主要活动断层的形变。开展流动地球化学观测,获取主要地震构造区的地球化学背景。
对全国2370个地壳运动观测站、3187个重力观测站、1300个地磁观测站进行定期复测,在南北地震带、大华北、天山地震带等重点监视区,利用地壳运动、重力、地磁等观测手段相互配合开展区域强化监测,在年度地震危险区根据地质构造特点和趋势分析意见,进行多手段的震情强化跟踪监测。
三、地震背景场探测与构建
完善与强震活动主体区域及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相匹配的我国大陆监测台网布局,加强深井观测台网建设,开展我国海域地球物理观测网建设,加快火山、水库和矿山地震等观测系统建设,形成高精度和高时空分辨率的测震、强震动、地壳运动、重力、地磁、地电、地壳应变和地下流体等台网。实施中国地震背景场探测项目,推进中国地震应力环境观测网络和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等建设。
四、核心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
利用深部探测结果和地震台站的大量观测资料,构建完整的壳幔三维速度模型,编制新一代全国区域震相走时表,进一步提高地震定位的精度。利用新的观测资料和科学积累,参照国际标准,发展新一代震级标度。发展包括震源机制解、辐射能量等的新地震参数的测定功能,显著改善地震目录的质量。加强地震电磁卫星等新的观测系统数据应用研究。
发挥市场优势,并根据防震减灾工作的基础性和公益性特点,多渠道推进新型传感器的研发,推进绝对重力仪、钻孔综合观测仪、便携式流动测震仪、井下电磁观测仪、星载电磁观测仪和适用于高温高压环境的深井水位、水温观测仪等仪器的研制。
开展针对监测地壳运动过程的地形变数据综合解译方法研究,进行地磁背景噪声分析改进方法及数据质量检定技术研究,进行主动源探测、次声波观测、海底地震观测等技术研究。进行地震数据实时预处理及事件检测技术研究,以及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技术研究。
第六章 保障措施
在典型构造活动区,联合开展测震、形变、电磁和流体等多手段的共点观测,研究地震孕育与断层活动、深部流体和电磁异常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各观测量之间的关联度和协调性,建立地震异常综合响应解释模型,提升多学科监测网的融合能力。
一、切实加强监测人才的培养与监测队伍建设
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中,监测部门与人事部门沟通配合,扎实推进地震监测队伍的改革与建设,把有利于加强地震监测工作,有利于调动监测人员的积极性,有利于保障地震监测工作持续稳定发展作为改革的目标。完善监测工作评价与激励机制,促进监测队伍的建设和发展。
二、加大继续教育培训力度
建立科研人员与业务人员的合作促进机制,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台站观测岗位、台网与网络运行等各类技术与管理培训,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交流,鼓励在职教育和培训,支持研究所和高等院校在地震监测相关专业方面的研究生教育。
三、加强在实践中培养人才
通过地震科技支撑计划、行业专项等重大项目的实施,以及援外台网建设、赴地震现场开展监测等工作,加强在实践中培养中青年业务骨干;通过开展台站观测质量周、全国地震速报竞赛等活动,增强基层队伍的实战技能;积极组织中青年人才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
四、积极开展院所合作、局所合作计划
鼓励学科专家开展自由探索,参与国家重大科学计划,组织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培养一批活跃在国际科学舞台上的拔尖监测和科研人才。
-
亚洲365召开专题会议研亚洲365召开党组理论中热点推荐
- [2018-07-23]亚洲365老干部参观红色教育之家
- [2018-07-23]亚洲365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工作会议
- [2018-07-21]亚洲365参加应急管理部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抢险救灾
- [2018-07-21]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刘春国、叶青两位专家考察拦隆口、互助、平安地
- [2018-07-20]亚洲365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研讨会 学习研讨新时代防震
- [2018-07-20]青海省前兆数据跟踪分析和流体观测培训班在西宁召开